村网通总站 任岳村 126520.nync.com 欢迎您!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这“千条线”是否能够顺利穿得下来,关键就要靠下面这根“针”来发挥好“引线”的作用。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如火如荼地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各类扶贫开发政策、惠农政策就是上面的“千条线”,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就是把上面这“千条线”贯穿到基层每一户、每个人、每寸土地的这根针,没有这根针的“穿引”,上面这“千条线”连不到基层,接不了地气,扶贫开发政策得不到落实、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就难以实现。只有“针”充分发挥好其“引线”的作用,上面这“千条线”才能顺利的穿下来。
近年来,笔者在几次下派农村工作期间,接触到一些在国家多年大力扶持下,目前仍然处于贫困线以下,发展困难,脱贫艰难的村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村子发展困难、脱贫艰难?笔者带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些长期贫困的村子,其基层组织无一例外地积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正是阻碍农村发展,导致农民贫困的症结所在:
一、没有一个思想统一、坚定团结的村支两委班子,扶贫开发工作缺乏“凝聚力”。班子内部不团结、班子成员思想不统一、两个“脑袋”行事是当前贫穷落后山村扶贫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村党支部这样想,村民委员会那样干,班子成员各打各的算盘,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思想形不成共识、认识达不到一致、干劲使不到一处,遇工作互相拆台、相互掣肘,出问题相互塞责、推诿扯皮。热衷于搞利益小集团,以至于从中央到地方不少好的利农惠民政策在村组这最后一站就出现“肠梗阻”难以贯彻落实到位。上面的好政策村民享受不到,本村的产业经济发展不起来,村民不能脱贫致富得实惠,自然就会怨声载道骂声一片。久而久之人心涣散,不良思潮蔓延,正气正风不能弘扬,歪风邪气不能遏制,陋风恶俗反倒张扬。村支两委在日常工作中逐渐丧失村民基础,丧失凝聚力,没有村民的支持和参与,各项常规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就难以推进。
二、没有一支思想过硬、能打硬仗、具有榜样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扶贫开发工作失去“战斗力”。当前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留守党员年龄普遍较大,村中稍算年轻一些的中青年党员却又四处打工长期在外,而在有限留守人员中发展新党员比较困难,在争取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发展对象不够格、考察培养不够时、转正把关不够严等情况,以至基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使基层政治思想工作、党员党性教育和组织生活难以跟进开展,有些村民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村党支部,一年召开一次党员会议都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上述情况下,一些党员由于长期得不到党组织“阳光”的照射、杀菌,觉悟慢慢降低,思想逐渐腐坏生蛆,党员先进性和榜样带头作用逐渐丧失退化,党性觉悟在物欲私利侵蚀下逐渐磨灭消亡。这些党员甚至忘却了入党誓言,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村民,不但不愿同不良思想错误言论作斗争,反倒为一己私利伙起普通村民说怪话、搞小动作、拖发展后腿。党员队伍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战斗力。
三、没有一批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发展需求的基干队伍,扶贫开发工作少了“执行力”。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工作责任心不强、思想老化保守、不具备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能力、目光短浅小富即安等等一系列制约产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中仍普遍存在。有些村组干部因为工资低,觉得集体的工作干多了吃亏,一心只想着自己如何发展致富如何挣钱;有些村组干部长期外出打工,占位不到位,离村不作为,造成村组工作长期瘫痪;有些村组干部以自我发展为主,思想产生懈怠,工作不在状态,心里没有老百姓;有些村组干部对村民的困难诉求漠不关心,对集体的产业发展毫不用心,对利村利民的公益事业也不热心,极度缺乏公责心。以至令干群关系日渐疏远,基层矛盾日益突出,村民不再信任村组干部,干部在村民中失去威信,失掉群众基础失掉拥护者就失掉了执行力。
四、没有一个可以引导村民们积极向上奔康致富的文化阵地,扶贫开发工作没有“影响力”。在不少边远山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严重缺失,有的村子最多就是在村委会门口挂了块村民文化活动室的牌子,既没有可供文娱活动开展的硬件设施场所,也没有可供学习使用的软件器材,更没有一个可以向村民进行正能量宣传、道德教育、技能培训的平台。村民们在闲暇之时男人们就只有喝酒、赌博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女人们除了聚在一起捕风捉影搬弄是非,说怪话骂政府,败坏民风道德之外就是算计他人算计国家,斤斤计较拖发展后腿。这就是因为缺失了对基层群众进行正能量宣传教育的平台;缺失了通过宣传教育“影响”和改变基层村民生产生活的文化阵地,缺失了基层文化阵地就等于缺失了增强一切工作“影响力”的平台。
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把基层矛盾理顺,把干群关系拉近,干群一心齐发展,奔康致富才不难。那么,该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呢?笔者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着力解决好“四个力”问题:
一、配齐配强村支两委班子,着力解决好“凝聚力”的问题。村支两委要建立党员、干部人才库,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并培养人才,“精准”选拔出那些村民普遍认可,有能力、能作为的年轻人作为两委班子干部的后备人选进行考察培养,并将培养合格的人员及时调整充实到村支两委班子中,不断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时,村支两委成员要率先落实,在农业产业调整发展过程中,村支两委成员要带头发展。党员、干部带头了,普通村民才会跟着上,党员、干部做好了,普通村民才有好榜样。村支两委要经常性上党课,经常性开展干部教育,要通过经常性教育对基层的党员、干部敲警钟,校正其人生观、价值观。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充电,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班子成员只有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为群众,两委班子才能重新夯实群众基础,才能重新形成“凝聚力”。
二、“精准”发展基层党员,着力解决好“战斗力”的问题。村党支部要严格把好考察关,切实做到宁缺毋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合格一个发展一个。要着力发展那些有社会责任感、有政治使命感、有担当、讲政治、顾大局的人为党员;要着力发展政治坚定,对共产党信仰坚定的人为党员;要着力发展那些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公道正派的人为党员;要着力发展那些广大村民认可、满意的人为党员。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红旗作用,每一名党员都应努力成为飘扬在基层村民心中的一面红旗,要做到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红旗,那里就有村民基础,那里就能聚得起人心、打得了胜仗、干得成大事。每一名党员都要始终坚持一心向党、政治坚定、对党忠诚;要始终坚持以“三严三实”为标尺指导自己做人做事;要始终坚持把村民利益放在首位,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谋福利;始终坚持做村民发展致富的探路者、领头羊、领路人。只有每一名党员都做到“自身硬”,党员队伍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三、“精准”选拔村组干部,着力解决好“执行力”的问题。这就需要着力选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在新形势下有能力驾驭经济发展马车的人才;需要着力选拔讲政治、顾大局、有冲劲、有担当、能奉献、能吃亏、负责任、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求发展的人才;需要着力选拔年富力强、思想解放、虚心好学、有文化、懂技术、拼事业、想干事、会谋事、能成事的人才。对这些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优中选优,要把选出来的这些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要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创业环境,要让他们成为当地发展创业领头羊。一个干部作风好,他能影响一片村民作风好;一名干部致富了,他能影响带动一方村民去致富。有了好干部,落后山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才有希望,贫穷的山区农民发展致富奔小康才有希望。优选出来的这些村组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思想觉悟,要进一步端正思想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干部观,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一心为发展,村民才信你才服你,有了村民基础“执行力”才有保障。
四、筑牢基层文化阵地,着力解决好“影响力”的问题。在农村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想干群一心谋发展,村民需要接受各种正面教育,需要接受更多的正能量,这就急需一个可以宣传先进榜样、唱响正气歌、弘扬正能量、形成正气场的基层文化阵地。要运用这个阵地引导村民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移风易俗;要运用这个阵地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和宣传;要运用这个阵地来凝聚村民共同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要运用这个阵地帮助村民解放思想、树立和增强发展致富意识与自我发展意识。要善于使用这个阵地来教育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动力、改变精神风貌;教育引导农民热爱土地、重视农业发展;帮助农民找回当农民的自信、发展农业的自信、奔康致富的自信;帮助农民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真正远离发展危机,远离粮食危机。
基层农村是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能否打赢这场硬仗的基础保障。因此,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迅速及时解决好基层存在的各种问题,抓好抓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着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新农村社会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夯实扶贫开发道路基础,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中取得伟大胜利,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如期实现。